第一章 緒論
一、要求
1.了解高中物理教學通論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2.了解中學物理教學通論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
3.理解中學物理教學通論的理論基礎。
二、考試內容
1.高中物理教學通論的研究對象、任務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2.高中物理教學通論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和基本的學習方法。
3.理論基礎包括:①物理科學基礎的具體內容;②教育科學基礎的主要內容和顯著特點;③系統(tǒng)科學的主要內容結構、范疇與原理及其對物理教學的指導意義;④心理科學基礎對中學物理教學的指導意義。
第二章 中學物理教學過程的原則和規(guī)律
一、要求
了解教學過程的原則、規(guī)律和藝術特征。
二、考試內容
1.何謂教學原則、現(xiàn)代教學論的三大代表之一,布魯鈉、贊成夫的教學原則的主要內容,中學物理教學過程應遵循的教學原則。
2.何謂教學規(guī)律、中學物理教學的三條基礎規(guī)律的具體內容。
3.中學物理教學過程的藝術三特征。
第三章 中學物理教學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要求
1.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教學的有關內容。
2.掌握物理實驗教學的有關類型與教學要求。
3.掌握物理習題教學及其物理復習教學的有關內容。
二、考試內容
1.何謂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
2.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基本特性。
3.學習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思維障礙。
4.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教學的教學論要求。
5.物理教學必須以實驗為基礎的具體內容。
6.物理實驗的基本類型及其相關的教學論要求。
7.物理習題教學的功能要求、物理習題的分類方法及其基本類型。
8.物理復習教學的基本要求,復習的功能作用和復習方法。
第四章 中學物理教材結構和教材分析
一、要求
1.了解中學物理教材的邏輯結構和基本觀點。
2.了解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3.教材分析的范式。
二、考試內容
1.教材分析的具體內容。
2.中學物理教材邏輯結構的具體內容、中學物理教材的基本觀點。
3.試分析具體的某節(jié)或某章教材的邏輯結構、特點及教學要求。
第五章 中學物理教學方法
一、要求
1.了解教學方法的概念與功能。
2.了解國內外有代表性的現(xiàn)代教學方法。
3.了解教學方法的分類方法。
4.了解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組合及其優(yōu)化原則。
二、考試內容
1.何謂教學方法、當代教學方法的多功能要求。
2.三大類基元教學方法的具體內容及其優(yōu)缺點,課題引入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3.結合國內外教學法的改革實踐,我們對各種教學方法的基本認識是什么,教學方法優(yōu)化組的基本原則。
第六章 中學物理教學手段
一、要求
1.了解教學手段的概念。
2.了解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基本內容。
3.了解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基本內容。
4.了解電化教學手段的基本內容和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
二、考試內容
1.教學手段的概念、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具體內容。
2.實施電化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第七章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
一、要求
1.了解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
2.了解課堂教學的基本類型。
3.了解備課與上課的基本內容與要求。
二、考試內容
1.傳統(tǒng)課堂教學結構模式的弊端。
2.制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的基本要素,當代課堂教學的三個分結構模式的具體內容。
3.高中物理課的基本類型:①形成新概念的課;②掌握新規(guī)律的課;③形成新技能的實驗課;④形成技能技巧的習題課;⑤應用知識的綜合課;⑥鞏固與綜合提高相結合的復習課。
4.備課的基本內容及在備課過程中要考慮和解決的具體問題。
第八章 中學物理教學測量與評價
一、要求
1.了解教學測量的分類、測驗試題的衡量標準。
2.了解物理測驗的編制方法與評價。
3.了解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內容與方法。
二、考試內容
1.物理測驗分類的具體內容。
2.物理試題質量的衡量標準:效度、信度、難度、區(qū)分度的具體內容。
3.物理試卷的編制程序及其具體內容要求。
4.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程序。
第九章 中學物理教學研究
一、要求
1.了解中學物理教學研究的意義和方法。
2.了解中學物理教學研究的基本內容。
3.了解國外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動向與經(jīng)驗。
二、考試內容
1.中學物理教學研究的意義和具體研究方法。
2.中學教學研究過程的一般程序及其具體內容。
3.國外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基本經(jīng)驗及其留給我們思考的有關問題。
選用教材意見
《中學物理教學通論》王丹東、劉炳升主編 國際展望出版社 1991年版